(资料图片)
人们一般认为,超过100%的效率只有使用“哈利·波特”的魔法才会实现。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和霍尔斯特中心的一个研究团队,使用绿光和双层电池设计出一种光电二极管,其光电子产生率超过了200%。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《科学进展》上。
实验设置中使用的光电二极管。图片来源:巴特·范·奥弗贝克/埃因霍温科技大学
研究人员解释称,这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这里不是在谈论正常的能源效率,在光电二极管领域,重要的是量子效率。它计算的不是太阳能总量,而是二极管转换为电子的光子数。
光电二极管要正常工作,必须满足两个条件:首先应该尽量减少在没有光的情况下产生的电流,即所谓的暗电流,暗电流越小,二极管越灵敏;其次,它应该有从红外光中区分出背景光(噪音)的水平。不幸的是,这两件事通常不会同时发生。
研究团队为此创造了一种串联二极管,这是一种结合了钙钛矿和有机光伏电池的装置,这两层技术的使用让其达到70%的效率。然后,研究团队借助绿光来进一步提高效率。
之前研究发现,用额外的光照射太阳能电池可改变其量子效率,最新研究表明,这在提高光电二极管灵敏度方面的效果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,近红外光的效率提高到200%以上。
研究人员解释说,额外的绿光会导致钙钛矿层中的电子积聚。当红外光子被有机层吸收时,它就像电荷库一样释放出来。换句话说,每一个红外光子通过并转化为电子,都会得到额外电子的陪伴,从而使效率达到200%或更高。
团队在实验室测试了光电二极管。二极管被放在距离手指130厘米的地方,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反射回二极管的红外光量的微小变化。这些变化能正确反映一个人静脉血压的变化,因此也指示了心率。当将二极管指向人的胸部时,还能够测量胸部轻微运动时的呼吸频率。
效率超过100%,听起来仿佛“很不科学”,但当我们在谈论光电二极管的效率时,指的是量子效率,简单理解,就是一个入射光子可以产生大约多少个电子。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将光转化为电流或者电压信号的探测器。此次,科研人员创造了一种串联二极管,用绿光照射它使电子积聚,并在红外光子被吸收时释放出来,这样进入的红外光子就得到了额外的电子,从而实现效率200%的“魔法”。这种光电二极管能对微小光量的变化产生更加敏锐的反应。
标签:

安富利宣布推出符合AWS全球战略合作协议的首款产品_世界即时
稜研科技与 NI 联合发表毫米波通信原型设计解决方案_当前时讯
AIMB-278第12/13代Intel Core处理器Mini-ITX主板高性能解决方案,助力提升计算性能
ROHM确立了业界超小短波红外(SWIR)器件的量产技术|时快讯
优傲协作机器人突破户外焊接质量稳定性 今日热搜
环球热推荐:VIAVI参加由亚马逊云科技主办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演示
提升半导体光刻设备生产效率 佳能推出晶圆测量机新品 全球观察
意法半导体发布集成先进功能的反激式控制器,提升 LED照明性能
imc发布最新STG-8动态应变仪 高动态、高精度、高效便携




闽公网安备 35010302000168号